>>第一步听课件<<
听课件时做课后题,习题仅限于课件中的例题及练习题,以听为主。
理由有三:
(1)提高听课的专注度,保持听课的顺畅及连续,尽快的建立一门课程的知识架构。不仅高效率的吸收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且让自己的大脑高速运转去理解和思考接收到的知识,争取在第一遍听课件时尽可能的理解课程所有的知识点(特别强调是为了理解,而不是记住)。
(2)其次,因为在听课中我只是尽可能的去理解,但并未吃透,而且还存在知识点遗忘,我周围很多学友在学习的过程中做题各种错,随之而来的就是焦虑、怀疑等各种消极情绪,进而选择放弃学习。
(3)学习就是和遗忘作斗争,要坦然的接受我会遗忘这个事实。
>>第二步看讲义、做题<<
这一步是吸收、理解的过程,在第一步理解的基础上将每一章的讲义进行再学习,再记忆,不懂的地方再回头看课件,务必做到理解吃透。
紧接着做题,对错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再学习、再记忆,将本章知识点回忆一遍。这一步,只管重要,甚至可能决定你能否通过考试的关键。(觉得书看懂了,课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发懵,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做题的好处:
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反馈”。针对错题进行专项理解和记忆,这就形成了一套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它会及时告诉你什么地方掌握了,什么地方看似懂了其实没懂。大家都知道,有反馈比没有反馈,学习效果要好的多;及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所产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
>>第三步做模拟题<<
这一步主要做两件事:
(1)对各科目进行全面记忆,尽可能多的通览各科讲义;
(2)每天有计划的做模拟题,针对错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重点记忆。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做模拟题时尽可能按照考试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闭卷完成答题,以便在考场上尽快进入状态。